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市红十字会 > 信息公开 > 新闻中心

爱心相髓+生命教育|白衣天使为生命接力

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8:03    来源:福州市红十字会    字号:  

  医者仁心,大爱无疆。2025年9月29日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梁勃威,在省协和医院完成了一项意义非凡的“手术”——捐献造血干细胞,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“生命的种子”。此次捐献,让梁勃威成为福建省第544例、福州市第16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他用十几年的坚守与一次跨越生命的捐献,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,写下了动人的生命接力篇章。

  梁勃威出生于部队家庭,热血担当就像基因一样刻在他的骨子里。踏入医学院校,他就开始积极参加无偿献血,“医学专业”和“公益实践”两路并举,践行治病救人的理想,始终坚持以不同方式传递着爱心与温暖。他还曾在部队医院工作十年,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的除夕夜,他主动请缨参与发热门诊值班,用行动践行医者使命,获得了部队抗疫纪念章。

  2006年4月,当时还是医学生的梁勃威,在学校参与献血活动时,偶然听到了关于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宣传。“作为医学生,如果将来能通过这种方式多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,也是很有意义的事。”这份医者初心,让他决定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,留下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样本,也埋下了一颗守护生命的种子。

  时光荏苒,从医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,梁勃威几乎淡忘了这份“生命的承诺”。直到2025年7月,他接到了初配成功的通知。“当时正在开车,脑子懵了一下,”梁勃威回忆道,“没想到时隔将近20年,能实现当时的一个心愿。”激动之余,他没有丝毫犹豫,当即答应继续推进捐献流程。随后在高分辨配型检验和体检中,结果均显示完全相合且身体状况良好,一切顺利。

  作为一名医生,梁勃威更深知这次捐献对于那位焦急等待的小患者意味着什么。“不想让患者因为任何的耽搁而失去移植的机会。”这种紧迫感促使他积极配合红十字会的一切安排。平时有健身习惯的他,为了确保体检指标最佳,主动暂停了锻炼,只为能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捐献。

  令梁勃威感到暖心的是,他的善举得到了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,科室领导和同事们在得知情况后,主动为他调整排班,预留了充足的休息时间。一位要好的同学听闻后因钦佩感动落泪,朋友们纷纷叮嘱他“养好身体”。谈及这些,他满心感激,“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,我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完成这次捐献。”

  29日8时30分,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转。躺在采集床上的梁勃威神态轻松,与医护人员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谈笑风生。4个多小时后,3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装入冷链箱,由专人送往患者所在医院。

  作为一名医生,梁勃威比谁都明白,造血干细胞移植是“创伤最小的器官移植”,却也是最缺“供者”的移植。“能够让患者早日得到治疗,延续生命希望,我真的很开心。”他默默地把采集当作自己的“另一台手术”,同时又坚信医者的价值从不局限于手术台,“平常做手术帮助病人解决问题是一种成就,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种方式帮助病人,也是医生的一种成就。”

  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,对梁勃威而言,更是一次呼吁的契机。“采集过程远不像外界想象的‘抽骨髓’,而是和献血小板类似,没有任何不适。”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,消除大众对捐献干细胞的恐惧,鼓励更多人加入生命接力的队伍,让更多血液病患者拥有活下去的机会。

附件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