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25中国—东盟周”今日在榕启幕
今日,“2025中国—东盟周”(下称“东盟周”)将在福州启幕,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嘉宾齐聚有福之州,共赴一场面向未来的合作盛会。
“东盟周”为何一再选择落地福州?答案或许藏在这座城市深厚的海丝基因里,也藏在不断延展的开放格局中。
平台能级在这里不断跃升。自2023年首届“东盟周”亮相榕城,到2024年“中国—东盟人文交流年”在此开启,再到今年“东盟周”再次落地,福州在区域合作中的平台角色愈发凸显。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址及秘书处永久设在福州,目前已有五大洲29个国家的77个城市和组织加入委员会,其中包括14个东盟国家的城市和组织。
人文交流在这里双向奔赴。从“有福之州”文旅推介活动走进东盟多地,到“东盟旅游大使走进福州”“海丝友城行”等活动深化东盟文旅推广,福州让跨文化互动变得可触可感。同时,福州热情迎接东盟游客与青少年来榕,有效增进了解与友谊。
教育合作在这里走向未来。近年来,福州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深耕合作,构建起覆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多层次交流体系,成效显著。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层面,福州与东盟国家的校际联结持续深化,与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四国的17对中小学建立友好关系。
友城网络在这里越织越密。目前,全省与东盟国家已缔结24个国际友城,其中省级友城7个、福州市级友城5个。以友城为纽带,印尼金丝路中国福州产业园、闽柬产业园、宏东渔业公司毛里塔尼亚远洋渔业基地等项目在东盟国家建设投产,助力国际产能迈上新台阶。同时,福州国际友城文化节、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专题活动的举办,进一步加深了福州与东盟友城的相互了解。


闽公网安备: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