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体育投注

图片
节气与健康|立冬养生核心在于“藏”
时间:2025-11-07 09:12

今天迎来冬季第一个节气——立冬。立冬不仅意味着气温渐冷,更宣告天地万物活动趋向缓慢,进入“养藏”季节。中医养生讲究“天人相应”,此时人体阳气应顺应自然,潜藏于内,为来年生机勃发积蓄能量。福州市第一总医院中医综合诊疗中心主任张雪提醒:立冬养生核心在于“藏”,即合理积聚、收藏气血精华,为健康储备充足力量。

精神调养:

安宁自若,不宜张扬

《黄帝内经》言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……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。”意思是冬季精神情志应安宁自若,不宜过分外露、张扬或大喜大悲。

张雪建议大家:静养心神——避免情绪剧烈波动,尤其避免过度惊恐,因为“恐伤肾”;多晒太阳——在阳光和煦的午后晒晒背部(督脉所在),能有效温通阳气,驱散抑郁情绪,让人温暖宁静;减少操劳——冬季应适当放缓生活节奏,保证充足睡眠,让心神充分休养。

起居作息:

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

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是中医经典文献《内经》给出的冬季起居指南。

张雪表示,“早卧”利于阳气潜藏和阴精积蓄;“晚起”可避开清晨严寒,待日出阳气升发时再起床,保护人体阳气不受损伤。

此时节还应注意保暖,重点保护头、背、脚三个部位。出门戴帽、多穿一件背心、睡前用热水泡脚,都是简单有效的保暖方法。

虽然要避寒,但不可终日紧闭门窗。应在天气晴好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避免病菌滋生。

饮食进补:

秋冬养阴,温润滋养

民间有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习俗。针对这一习俗,张雪提醒大家进补时并非一味大吃大喝,需科学合理,才能滋补元气。

补肾为先,可适当进食黑色食物。中医认为,冬季对应五脏中的“肾”,肾主藏精,是人体能量根本。黑色食物如黑米、黑豆、黑芝麻、黑木耳、紫菜、桑葚等,多入肾经,有很好的补肾益精功效。

温养忌燥,适当增苦。立冬进补,温性食物是首选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韭菜、桂圆、核桃等,能温中助阳。不过,张雪指出,进补这类食物要考虑受补者个体化特点,不可过于温燥,尤其体质偏热或阴虚内热者,不能一味过食辛温食物以免“上火”。烹饪时可适当配合白萝卜、白菜等性凉食物制衡,或搭配莲子、百合、山药等滋阴润燥之品。

此外,中医有“秋冬养阴”之说,建议大家适当吃些枸杞、银耳、蜂蜜来滋养阴液。

运动养生:

把握强度,微汗即止

冬季运动,关键在于“封藏”,不宜像夏天那样大汗淋漓,因为“汗为心之液”,过度出汗会耗伤阳气与阴液。

可选择温和运动,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、慢跑、瑜伽等和缓运动。

把握时间与强度,最好在太阳升起后、阳气较盛时进行。运动以身体发热、微微出汗为宜,切忌大汗淋漓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前应充分热身,避免拉伤;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,添加衣物,防止寒气乘虚而入。

来源:福州晚报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