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体育投注

图片
食管“闸门”失灵 老人两年难吞咽
时间:2025-09-17 09:12

近日,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胃肠外科陈绍勤主任团队通过腹腔镜下Heller+Dor术,成功让福州明伯(化名)两年难吞咽的症状消失。目前,陈绍勤主任团队已完成此类手术十余例,数量居省内第一。

明伯今年74岁,两年来一直吞咽不下、呕吐、咳白痰,身体日渐虚弱。他曾就诊多家医院,被确诊贲门失弛缓症,但服用多种药物均不能改善症状,身体也随着症状逐渐加重而日渐消瘦。近日,获知吴孟超纪念医院胃肠外科陈绍勤主任是治疗该病的专家,特意前往求诊。

“你这是食管‘闸门’失灵了,药物没用,要手术。”在陈绍勤主任的耐心解释下,明伯和家属选择了微创手术治疗。8月底,排除手术禁忌后,陈绍勤主任团队为明伯成功进行了手术。术后,明伯难吞咽的症状消失,终于能好好吃饭了。

陈绍勤主任介绍,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病,会让患者备受“吞不下、咽不顺”的煎熬。目前,医学没找到“绝对病因”,但主流研究指向三个方向:神经“信号器”坏了,遗传与自身免疫,病毒感染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往往是慢慢出现的,早期常被误认为“胃炎”或“胃反流”。

陈主任提醒,可从三个典型特点辨别贲门失弛缓症:吞咽困难,从“吃硬的食物会卡”到“喝口水都难”;反流,吐的是“没消化的食物”;胸骨后疼痛,像“胸口压了块石头”。此外,长期吃不好还会导致体重下降、营养不良,以及出现“巨食管”,进一步加重吞咽问题。

“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尤其是‘吞咽越来越难’,一定要去胃肠外科就诊。”陈主任介绍,目前贲门失弛缓症无法彻底治愈(神经损伤不可逆),但通过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,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、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。

来源:福州晚报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