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后腹胀、食欲不振、舌苔厚重,如何调理脾胃?
中医有云: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,养好脾胃才能气血充盈,助你重启消化系统的活力。
节后脾胃“受伤”的三大元凶:
(1)饮食过载:高油、高糖、高盐的“年味套餐”加重脾胃运化负担。
(2)作息紊乱:熬夜守岁、晨昏颠倒,打乱脾胃生物钟。
(3)情绪波动:亲友聚会、长途奔波带来的隐性压力影响脾胃气机。
四步调理法,唤醒“罢工”的脾胃:
(1)中医外养法:穴位唤醒脾胃力
足三里:膝盖下4横指处,每日按压5分钟或中药穴位贴敷,健运脾胃。
中脘穴:肚脐上4寸,艾灸10分钟缓解腹胀(经期慎用),葫芦灸30分钟温经散寒。
睡前足浴方:生姜3片+花椒10粒煮水泡脚,驱寒暖中。
(2)轻断食:给肠胃放个短假
前三天清淡饮食:用小米粥、山药羹、萝卜汤代替大鱼大肉。黄金搭配公式:粗粮(燕麦/红薯)、 绿叶菜(菠菜/芥蓝)、 优质蛋白(豆腐/鱼肉)。忌口清单:油炸食品、冷饮、糯米制品、辛辣调料。
【推荐食谱--陈皮山楂饮】
取陈皮5g、炒山楂10g、红枣3颗,煮水代茶饮,化解积食,唤醒味蕾。
(3)动态修复:让身体“动”起来
晨起揉腹法:平躺时顺时针揉腹100次,促进肠道蠕动。
八段锦调理式:每日练习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动作3组,升清降浊。
散步黄金时间:饭后30分钟慢走20分钟,避免久坐生湿。
(4)重建生物钟:给脾胃设定“工作时段”
早餐辰时吃(7-9点):此时胃经当令,热粥最宜养胃气。
晚餐不过酉(17-19点):给脾胃留足6小时消化时间。戒掉夜宵习惯:夜间脾胃需要休息,强行加班易生痰湿。
脾胃恢复期约需7-10天,切忌急于进补!待舌苔变薄、排便规律后,可循序渐进加入黄芪、党参等补气食材。
春节的狂欢终会落幕,但健康的脾胃能让我们整年保持“满格状态”。从今天开始,用一碗温粥、一缕茶香、一套养生操,开启元气满满的新春篇章吧!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
闽公网安备: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