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体育投注

图片
福建南安市:以“三资”运作驱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
时间:2025-11-03 10:16

  近年来,福建省南安市通过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功能,创新供销合作社联合治理机制,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领导和扶持,运用项目化管理思维和市场化运作模式,推动南安市供销合作社高效盘活资产、资源、资金,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供销改革路径。

  构建资产运营闭环

  南安市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,结合日常工作和目标监测考评,统筹协调各乡镇(街道),推动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序盘活闲置资产,进而升级惠农综合服务中心、创办新型智能庄稼医院、打造特色社有民宿集群、建设供销美食一条街,构建起“资产盘活+业态重塑+价值倍增”资产运营闭环。

  通过升级惠农综合服务中心,对323宗社有资产全面登记、清查与评估,重点推动老旧低效用地改造,采用以农资经营、农产品销售、物流快递、日用品销售为核心的“4+N”多元业态,建成4个省级、3个市级和16个县级惠农综合服务中心。

  统筹乡镇、村(社区)、企业等改造盘活供销老旧资产,建成7家新型庄稼医院,配备土壤养分速测仪、电子显微镜、农残检测仪等智能设备,并由专职“庄稼医生”通过坐诊、田头出诊、线上会诊等方式,为农民提供便捷农技服务。

  鼓励基层社通过租赁、入股、置换等方式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。梅山供销合作社联合九都镇新民村,评估1100平方米用地改造潜力,结合周边湖景、漂流等旅游资源,将旧社址改造为“望湖厝”民宿,并规划长者食堂、空中花园等配套,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。

  以“食旅融合”为理念,打造供销美食一条街,突出供销元素与地方餐饮特色,推广“成功家宴”菜谱,助推市场化运营。通过招商视频、手册等新媒体宣传,引进“功牛”等8家知名餐饮品牌,形成示范效应,吸引“鸭三甲”等品牌相继入驻,逐步建成集美食、文化与休闲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与党建品牌。据悉,该美食街自提升以来已吸引客流超过20万人次,成为南安城市商业新地标。

  搭建资源链接生态

  南安市鼓励供销合作社发挥特色产业和经营网络优势,打通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渠道,加快发展电子商务,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,保障为农服务资源下沉一线。

  引导深化供销合作社、农民合作社、农村信用社联动机制,打造南安益农福农惠农联合运营中心,建设供销合作社助农直播间,提供“供销+数字+金融”综合服务,招引5家专业合作社(开放办社企业)产品入驻“福农e购”平台,组织“海峡两岸农订会”“供销集市”等各类农产品产销对接展会20余场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的运作模式,帮助南安市名特优农产品“出村、进城、下南洋”;深化闽宁合作和山海协作,与宁夏红寺堡区、三明将乐县供销合作社签订产销对接协议,促进两地农产品互联互通。

  常态化开展“农资科技下乡”活动,联合省、市两级社举办“农资科技下乡”活动累计10场,服务范围辐射全市12个乡镇,赠送有机肥等绿色农资超400吨、惠及超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。并组织庄稼医生,农技专家为群众提供测土配方、病虫害防治、农业知识科普等专业化服务,推动农商行等详细解读普惠金融政策,提供小额贷款、农业保险等服务。

  创新资金运作机制

  南安市以“跑资金、跑项目、跑政策、跑要素”为抓手,推动供销合作社主动作为,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,并加大对供销工作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,全面保障政策资金落地。

  构建“定期梳理政策动向-每年提前谋划项目-细化申报要件清单-主动向上跑项争资-严格资金跟踪使用”全链条机制,靶向争取政策资金建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等,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。

  坚持市场化运作与规范管理并重,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资产提质改造,健全系统《财务管理制度》《建设项目工程预(结)算评审管理规定》等制度,在确保资金运用合法合规、项目建设公开透明的基础上,增进基层社经济效益和发展动能。

  南安市镇各级拨付专项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,累计下拨市镇各级专项补助82万元,并推动南安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设立合作发展基金,累计创收发展基金461.45万元,下拨246.61万元,为发展乡镇基层社、改造农资经营网点、帮扶挂钩社区等提供经费补助,推动供销合作社更好服务农民群众。

来源:中华合作时报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解读